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从发展民生事业、扩大产品供给、聚焦多样化需求、强化要素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26项具体举措,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引领下,各地积极响应,着力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银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作为新的一年里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银发经济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科技融入生活,健康管理智能化
智慧养老产品的不断涌现,离不开科技的持续创新。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为科技赋能银发产业带来了新契机。
作为应用计算机领域的资深专家,来自科技界别的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章乐,将目光聚焦于人工智能在养老产业中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上。
“我国正处于老龄化加速阶段,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更新迭代,老年群体的生活与消费模式也在快速转变,如何让庞大的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当下亟待重视的重要课题。”章乐告诉记者,2024年《中国银发人群健康养老消费报告》显示,老年人智能手机拥有率达76.6%,不仅如此,约71.2%的老年人曾在网上购买医疗健康产品,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他们获取相关产品的重要途径。
一些试点项目的落地案例初步验证了AI参与养老服务的可行性。例如,养老机器人不仅能够协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提升他们的生活便利性,还能通过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坐在家里只需带上手表就能快速查看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标实施情况。”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赵奶奶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在使用应之健康智能手表的经历,这得益于远程机器人“助教”的辅助训练。通过人体桡动脉采集生理数据,经网络实时传输,由数据中心进行运算、分析、评估,实现对血糖、尿酸、血压、心理、心、脑、肺、肾等功能的监测,对采集的身体数据,结合AI智能处理、分析,与历史大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比对,依据变异率、差异化等趋势的发生、发展,对人体作出是否存在疾病及未来可能存在某种疾病的风险概率。帮助老人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过劳提醒、有效防范。
在数据运营中心,记者看到每个楼层都有大屏幕显示老人健康状态,一旦有危险情况就会报警提示。在智能监测设备的帮助下,对老人的全天候监护得以实现。
“对于老年人来说,任何指标的异常波动都可能是危险的迹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配备了智能监测中心,对老人呼吸、心率等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和异常报警。对于老人来说,这种“无感”的监测方式减轻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负担。
智慧养老的潜力远不止于此。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养老将更加深入地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从健康管理、安全监护到精神慰藉、社交娱乐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例如,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家居环境的智能调节,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体验,缓解孤独感,促进心理健康。
科技引领银发教育新时代
银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福祉,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科技等要素保障,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我们有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便捷、舒适的晚年生活环境。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加速,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教授指出,未来养老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将会大幅度提高,这为银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全社会都在关注银发经济,人工智能如何发挥其优势,做到惠老惠民?“比如在护工短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护理作业。”在章乐看来,科技应当让养老产业更加智慧、普遍。在这一背景下,千尺学堂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技术实力,推出了适老化的手机端书法工具和功法工具,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助力老年兴趣教育的高水平发展。书法工具依赖于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书法字迹的智能提取、智能书法评分以及智能书写指导等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学习书法的便捷性和趣味性,还帮助他们更自如地掌握书法技巧,提升书写水平。
在练习过程中,中老年人可以拍照上传自己的书法作品,并与标准字帖进行比对。AI模型会针对用户书写的优缺点给出针对性的评语和提升建议,并通过代练视频带领用户进行跟练提升。此外,AI模型还能从笔画、线条、结构、转折处理等方面对用户的书写风格进行点评,并找出历史上与之风格相似的书写或碑帖,向用户推荐与之风格相近的书家或碑帖进行学习。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家政府部门正积极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一方面,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加快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龙头企业,推动银发经济逐渐向多元业态发展。另一方面,引导经营主体匹配细分市场,健全产品服务的标准规范,提高产品服务品质和适老化水平。
此外,政府还鼓励金融机构为养老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金融机构网点、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各类线上线下渠道,加强个人养老金政策和产品宣传,推动跨银行间养老金产品共享互认,为老年人提供便利选择。
在政策的引领下,智慧养老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大数据、算力算法的不断进步,个性化的老年需求将在研发阶段就能得到尊重。同时,完善养老产品服务的定价制度并与技术突破相结合,可逐步明确合理的产品价格,让老年人买得起、放心买,精准匹配供需两端。
为顺应智慧养老的大趋势,街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数字化养老服务模式,与通讯、智能服务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多级共建,通过智慧银龄课堂等形式,科普教学等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