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信部直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移动网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以“深化信号升格筑基数智未来”为主题推动网络质量升级与数智化转型。江苏移动作为运营商代表受邀参会,不仅在“2024年度全国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中斩获14项大奖(含1个综合奖项、13个优秀场景),总获奖数量位居全国运营商前列,更以5G-A全域布局、AI驱动网络优化的技术实践,为“数字江苏”建设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AI驱动信号升格网络质量实现技术领跑
江苏移动的网络硬实力背后,是“AI+技术创新”贯穿网络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突破。依托自建的紫金研究院研发优势,公司自主打造一体化基站、智能覆盖天线等多形态产品,在“最优投资”与“最佳覆盖”间找到精准平衡点,目前全省2.8万个信号升格场景已实现100%达标,达标数量和比例均居全国省级运营商首位。
“我们通过‘智能硬件+算法引擎’双轮驱动,让网络具备自我优化的‘思考能力’。”江苏移动副总经理刘京奎在论坛高端对话中分享道。公司已部署全国规模最大的AI智能板卡集群,实现核心城区及重点场景全覆盖,可实时识别视频通话、云端办公等100余种业务类型,动态调配网络资源,使升格场景业务感知速率提升40%以上。
更关键的是“无线网络智能体矩阵”的构建——该系统贯穿网络“规、建、维、优、营”全流程,整合基站运维、用户投诉、信号监测等多源数据,通过AI算法实现网络问题“自动发现-精准定位-分钟级修复”。数据显示,该系统使网络投诉处理效率提升35%,核心城区信号覆盖率稳定在99.98%,客户无线网络质量满意度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三。
5G-A全域通达场景体验突破技术边界
在基础网络升级领域,江苏移动率先完成5G-A技术的省内规模化商用,构建起“城区全域覆盖、重点场景极致体验”的网络底座。目前全省城区5G-A网络通达率达100%,南京、苏州等5座核心城市实现核心城区连续覆盖,峰值速率突破10Gbps,较传统5G提升5倍。
重点场景的技术适配更凸显硬核实力:京沪、沪宁高铁干线部署5G-A专网,通过“多普勒效应补偿+切换预判决”技术,在350公里时速下实现毫秒级时延、99.9%连接稳定性,旅客可流畅开展4K视频会议、云端游戏等高带宽业务;南京、苏州部分地铁线路创新采用“2.6G+4.9GHz”双频段聚合方案,部署260M超大带宽网络,解决地下空间信号弱、容量不足难题;超250个高校校区、全省重点5A及4A级景区实现5G-A全覆盖,为270万在校生及节假日客流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保障。
“5G-A的价值不仅是速率提升,更是对场景需求的精准响应。”江苏移动网络部负责人表示,通过针对性技术优化,全省重点场景信号升格下沉测试100%达到卓越标准,实现“人在哪,优质信号就在哪”。
技术融合赋能激活新质生产力科技潜能
从基础网络到产业赋能,江苏移动正推动5G-A技术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以“通感一体+全域物联”两大技术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已实现全省城区及县城120米以下空域低空智联网全覆盖,采用5G-A通感一体基站,通过“通信+雷达”融合技术,可对低空飞行器、航道船只进行厘米级定位与轨迹预判,定位精度较传统技术提升10倍。
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的5G-A多模态融合感知示范区堪称技术标杆——该区域覆盖面积超10平方公里,集成低空管控、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6类感知能力,是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区连片5G-A组网感知示范区。“通感一体技术让‘空中、地面、水上’实现全域智能管控,为低空物流、智能航运等新业态提供了技术可能。”示范区技术负责人介绍。
在物联网领域,江苏移动率先实现“RedCap技术全域覆盖”——作为5G轻量化分支技术,RedCap终端成本较传统5G降低30%,功耗下降50%,完美适配工业传感器、智能家居等海量接入场景。目前该技术已在无锡某智能工厂落地,连接设备超2000台,实现生产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远程调控,使工厂停机时间减少25%。
“网络是数字经济的‘血管’,技术创新是流动的‘血液’。”江苏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信号升格”行动为指引,深化5G-A与AI、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为“数字江苏”建设筑牢科技底座,为全国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江苏样本”。(本文图片由主办方)